商业
《星港公司总督审计手册》
“不用在总督和殖民地之间的非法经济往来上浪费审计资源,其金额一般较低不够审计门槛。公司也倾向放纵总督的这类微小过失,把其当作一种隐性职位补贴。”
通货
没人不喜欢钱,不是吗?光盯着信用板上哪个小数字,看它一点点地往上增加就足够让人着迷好几个小时了,你肯定做过这种事。但你真的了解钱吗,可能只有当你去边境星球生活过一段时间,你才会真正明白它是什么?
钱是一种通货,也就是人们用交易中都承认的用来代表一定价值的等价物品。你们日常能接触到的通货只有由和融共和国发行,存储在你信用板里的货币。而边境星球的通货种类会让你大开眼界。
在那边当然也可以使用信用板
,前提是你得找到也使用信用板
的交易者才行。由于缺乏网络和电子这些我们这项像空气一样唾手可得的基础设施,边境星球的人,除了通勤客
,并不太愿意接受信用板
付款。相比之下,他们更喜欢使用现金,一种物理形式的货币,在我们这边可能只有去博物馆才能看到了。现金使用,携带都比较麻烦,还存在损毁和伪造的安全隐患,但不得不说确实比信用板
更适合边境星球。
除了官方货币外,金属块有时也会用在交易中。有的合联甚至还会发行自己的货币,虽然它们一般只在合联成员内部流通,但这种行为本身已经挑战了和融共和国和星港公司的权威,被制裁只是时间早晚的问题。
市场
想要赚钱,你得首先理解市场,也就是明白如何给商品定价,地区价格差异是怎么形成,价格又是如何随着时间变化,这三个问题。我猜你的小脑袋现在多半已经处于当机状态了,毕竟之前没怎么用过,这很正常。但如果你想在边境星球过得好些,而不是仅仅是活着,那最好还是打起精神好好理解下面的内容。
如何定价
所有物品都有自己的的原始价值,没人知道它是怎么来的,但似乎每个人又都可以估算出个差不多的数字。通常来说,对殖民地生活越重要,越稀少的的物品,原始价值就越高。例如,同样是吃的,炖肉
的原始价值要比肉罐头
低得多,因为后者可以长时间保存,产量也有限。
除了原始价值,物品还有许多属性会产生附加价值:
- 材料,同样的物品,使用昂贵材料的具有更多的附加价值。
- 品质,高品质物品具有更多的附加价值。
- 完整度,附加价值和完整度成正比。
附加价值虽然能提高物品的售价,但并不是越高越好,因为边境星球的顾客预算通常都很有限,他们会优先考虑那些实用的物品,对品质和材料的态度是够用就行。
原始价值加上附加价值就等于物品的价值,这也是在不考虑供需关系下物品的价格。
区域差异
区域的价格差异是由该地的供需关系决定的,同样的食材,在其产地的进货价格会非常低,而在枢纽
这种依赖贸易的大定居点就可以卖个好价钱。这很简单,没什么好说的,只要你仔细搜集情报,把各个定居点生产什么,需要什么搞清楚就行了。
价格波动
虽然边境星球的生活节奏比较慢,但商品市场价格的波动还是不小的。你昨天还可以以较低的价格买到能赚钱的商品,今天价格就可能上涨到让你无利可图了。
造成长期价格变化的因素主要还是供需关系。某种商品的暴利会刺激区域内的定居点兴建其相应的生产设施,而新设施增加了市场供给,就会降低该商品的价格。反之亦然。
而在短期内,大量商品的买卖行为也会影响该商品的市场价格。大宗采购导致价格上涨,倾销导致价格下跌。不过这种变化只是暂时的,过一段时间后就会恢复成原来的价格。
库存
在中央星系永远不用担心商家的库存,只要你有钱,想买多少都没问题。边缘星球却不一样,商品的产量本来就有限,为了维持市场稳定,商家也不可能把所有存货一下都清光。
所以你在那边遇到商品受罄其实并不是商家手头没货了,只是分配给你的份额耗尽了而已。只要过一段时间再过来,你就会发现又有新商品上架了。
当然,如果你着急,也不是完全没办法。通常商家和你的关系决定了你的商品份额,关系越好,份额越多。如果你擅于交际,说不定也能说服商家多放出点商品来。
顾客
好了,你采购了一堆超便宜的货物,准备高价卖出去狠狠赚一笔,但你又对你潜在的客户有多少了解呢?
首先你得明白,边境星球不是什么世外桃源。那些移民中介应该都给你们灌过人人平等富裕之类的迷魂汤,但现实是哪里都有穷人和富人,边境星球也不例外。而他们的富裕程度直接决定了购买力和购物习惯。
购买力很容易理解,越高能购买的商品就越多。而购物习惯会稍微复杂点,通常来说,穷人喜欢消费食物和日用品;中间阶层更倾向于材料和工具等能用来生产赚钱的货物;而有钱人对奢侈品,也就是那些附加价值高的物品情有独钟。
还有一种特殊的顾客,他们对某种特定商品有自己的需求,如果你能满足他们的话,可以赚取远超普通售卖的利润。当然这种顾客并不常见,如何找到他们并探明需求也不是件容易的事。